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密码工程学院主要担负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密码与信息安全领域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重任。学院有90余年的办学历史,前身是军委工程学校的第三部,先后为国家和军队培养2万名高素质人才,涌现出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用生命搭建强军英才成长之梯”的一等功臣刘小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员。
学院密码与网络安全学科专业体系特色鲜明,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领域,7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军队重点学科,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研究室,1个军队重点实验室,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军队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军队级工程研究中心,校园网络和云平台全覆盖。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一线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占67%,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41人,现有1个院士工作室,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获评全国网络安全优秀教师,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人被确定为军队科技创新人才,7人获评原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军事科技领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6人获评全军优秀教师,50人荣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银奖,1个教学团队获评省(部)级教学团队。
学院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在密码理论与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安全芯片设计、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保密等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牵头建设全军唯一的国家密码科研实验环境平台。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中国专利金奖"1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0余项。


培养从事密码编码、信息认证和密码工程应用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该专业的学习,使学员能系统掌握密码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熟悉数据加密保护技术、数字认证技术、信息访问控制和密码信息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具备初步的密码算法设计、信息认证码设计与运用和密码工程应用能力。
培养从事军事信息装备技术研究、工程设计和应用维护工作的工程技术和新型指挥人才。通过该专业的学习,使学员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信息工程等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掌握军事信息装备与系统的原理、技术以及保障知识,具备较强的装备技术保障与应用维护能力。
培养从事密码管理、管理系统应用维护与研发等工作的工程技术和新型指挥人才。通过该专业的学习,使学员能系统掌握数学、计算机、管理学科、网络安全等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掌握安全保密管理专业理论与方法,具备较强的管理系统运维保障能力及初步的管理系统研发能力。
培养从事安全保密管理、保密技术研发、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等工作的工程技术和新型指挥人才。通过该专业的学习,使学员能系统掌握数学、计算机、管理科学、保密管理等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保密系统管理与运维保障能力及初步的管理系统研发能力。
培养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该专业的学习,使学员能系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等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掌握安全专用芯片与应用系统设计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具备初步的安全专用芯片设计能力和嵌入式密码模块应用开发能力。
培养从事信息安全保障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该专业的学习,使学员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密码学等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信息安全体系设计、网络安全通信协议设计、安全方案设计与分析等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信息安全装备使用与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综合集成和信息安全装备的初步研发能力,具有从事信息安全保障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
培养从事安全保密通信、网络防御和信息系统安全综合集成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该专业的学习,使学员能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密码学等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对抗与网络防御专业理论与技术,具备初步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技术研究、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


温馨提示:
职位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