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是否使用移动端页面开启浏览
<strong>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招聘公告</strong>
当前位置: 高层次人才网> 高层次人才招聘>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招聘公告>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招聘公告

直招军官+军队文职,国家创新团队邀请你入列! 在线申请职位
发布时间:2023-03-07     来源:信息工程大学某研究所     作者:高层次人才网    

直招军官+军队文职,国家创新团队邀请你入列!

联系人:赵老师 0371-81632629 13383717686

简历投递邮箱: zjlndsc@163.com。

建议报考前与我单位人员沟通联系。

(意向信息收集)

这里是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某研究所(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驻地在河南郑州,是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获得者。

这里功勋卓著,先后承担国家和国防重大科研项目100余项,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重大原创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军队及省部级奖励40余项;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计划执行先进团队、全军先进党委、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军科技创新群体等荣誉,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是国内一流的引领型创新团队。

这里人才济济,先后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十余名,多人次获中国科协求是奖、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军队杰出专业人才、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军队学科拔尖人才。4人荣立个人一等功,22人次荣立个人二等功。

这里硬件一流。拥有一流的科研平台,包括1个国家工程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创新中心、2个军队重点实验室和4个省级实验平台;拥有一流的办公场地和一流的硬件设施,包括3栋办公和科研大楼、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和实验环境以及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厅、文体活动及健身中心、心理健康训练室、羽毛球馆等文化场馆;

团队内部氛围团结融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真诚期待有志青年加入我们,奋力开创新起点、新征程上的壮美人生新篇章。

招录岗位:直招军官、军队文职、博士后

专业要求: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芯片设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新闻传播学等专业

   

1.直招军官

要求上述专业应届博士毕业生,且本硕博均毕业于“双一流”大学。按照报名、资格审核、体检政审、专业考评的程序录用。

2. 军队文职人员

岗位性质: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规定,文职人员是指在军队编制岗位依法履行职责的非服兵役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依法享有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文职人员主要编配在军民通用、非直接参与作战,且专业性、保障性、稳定性较强的岗位,按照岗位性质分为管理类文职人员、专业技术类文职人员、专业技能类文职人员。管理类文职人员和专业技术类文职人员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历条件

硕士:国内“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或国外知名院校毕业,且第一学历为国内“双一流”院校毕业;

博士:国内“双一流”院校或国外知名院校博士毕业,原则上不要求第一学历。

报考方式

按照报名、笔试、面试、体格检查、政治考核的程序录用,其中博士毕业生以及“双一流”毕业的工学硕士研究生免笔试。

工资福利

按照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标准扣除各类保险、公积金、职业年金后,实发工资为:硕士约8500元/月,博士约9500元/月;每年年底发放奖励工资和绩效工资;另外,我单位技术类文职人员可享受科研岗位津贴(初职1000元/月、中职2000元/月、副高2500元/月),每年年终享受优厚的科研岗位绩效;夫妻两地分居的,享受分居补助(1000元/月)。硕士学历文职人员综合年收入到手15万左右,博士学历文职人员综合年收入到手18万左右。

享受与现役军人同等标准的办公条件、制式服装,以及军队和大学规定的其他福利,如取暖补贴、物业补贴、就餐补助、通信补助、职业年金、看望慰问、子女入托等;每年免费在军队体系医院体检一次,参加所在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照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标准享受医疗待遇,军队另行给予医疗补助。

3.博士后

工资福利

1. 工资:无收入地方人员在站工作可发放基础工资1.3万/月;

2. 配套科研经费:4万/年;

3. 科研绩效津贴:根据个人年度科研贡献,具体数额由所在部门和项目组提议逐级报批后确定;

4.住房保障:公寓住房1套;

5.其他福利:在站期间,子女入托入学、缴纳社保等事宜,享受我单位干部同等待遇。

单位简介

三十年风雨兼程 谋打赢勇创佳绩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某研究所(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担负我国网络通信领域前沿技术研究、系统开发、军事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开放实验室建设及研究生培养等任务。

团队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技术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重大科研项目100余项,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重大原创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军队及省部级奖励40余项,科研成果大批量应用于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信息边疆防护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团队先后被评为“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先进团队、国家网络安全先进单位、全军先进师旅团级单位党委、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全军科技创新群体,出席全军、原总参英模代表大会,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引领型创新团队。

在长期科研实践中培养出大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及骨干人才,先后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多人次获中国科协求是奖、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全军英模代表、军队杰出专业人才、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全军优秀教师、担任国家863计划专家组组长、副组长,一等功和二等功。

邬江兴,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程控交换之父,我国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带头人,国际知名的网络交换专家和我国通信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推动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王丹萍科学基金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等功臣。2015年11月,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5年12月,所带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三次历经改革 三次华丽转身

上世纪80年代百万大裁军时,原本承担巨型计算机研制任务的团队因项目下马,开始“跨界”通信领域转型研制大型程控交换机,历时6年奋战,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彻底打破西方国家长达20年的技术封锁,开启民族通信产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04机”被称为中华民族争气机。

上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军队停止生产经营,团队放弃核心产品专利与丰厚的经济效益,义无反顾地迅速归建。再次转型投入互联网方向研究,取得了核心路由器、新型网络架构和全IP移动网等重大创新成果,开辟了我国宽带网络技术从跟踪研究、同台竞技到自主引领的发展道路。

进入21世纪,军队作战样式、指挥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我军建设面临着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历史考验。团队响应“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号召,很快把科研方向转到部队信息化建设领域,着眼部队战斗力建设需求,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落户演兵场,直通信息作战最前沿,研发的近百批次技术装备列装部队,在信息战场大显身手。

团队目前从事研究方向

网络空间内生安全:

邬江兴院士着眼国家网信发展战略需求提出的颠覆性创新技术方向,开辟了“改变网络防御游戏规则”的技术发展新途径,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平台抓手,集聚国内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目前,成功研制基于拟态防御理论开发的成套网络设备和系统,在河南正式投入互联网线上服务,出版发行《网络空间拟态防御导论》,国家发布“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将拟态安全技术纳入重大战略任务,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通信网安全技术:

聚焦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重大需求,持续开展信息通信网络架构、信息内容安全、网络行为分析、网络安全防御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以及特色装备研制与人才培养工作,是我校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科研方向。围绕该方向,先后承担国家和军队重大专项工程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军队装备型号研制、装备订购等重大课题任务20余项。相关成果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无线内生安全技术:

聚焦移动通信技术演进,持续开展前沿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在接口安全防护、通信管控反制等方面始终位列国内技术引领行列。近年来,在无线物理层方面取得持续突破进展,以5G军民融合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为抓手和纽带,牵头组建无线物理层安全技术联盟,集聚带动国内优势力量持续开展5G安全创新研究,形成了自主产权专利群和标准规范,树立了国际领先的物理层安全学术品牌。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软件定义互连技术:

面向网络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升级换代提出的原创性技术方向,被喻为体系架构的“柔性骨骼”,是新一代信息网络和武器装备系统的崭新“内核”。围绕该方向,“十三五”期间承担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973项目等9项,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大规模高速高端芯片方向的国家队,牵引了国内自主可控芯片产品研制生态链的整体向前发展,产品在中国电科、中船重工、中国航天等多个工业部门开展应用,实现了我国关键器件的国产化替代,并带动了我国信息系统体系架构的变革发展。

网络大数据分析:

着眼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和网络信息管控领域的使能性、先导性作用,开展通信网用户行为分析、多模态信息检索和信息内容安全等研究方向布局和面向特定应用的系统研制,有力支撑网络空间安全和网络信息管控领域主线方向的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期间承担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相关成果多次在国内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公开比赛中获奖,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新型网络体系技术:

新型网络体系架构与技术是构建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关键,是我校优势科研方向。团队先后承担国家973、863、重点研发等计划课题二十余项,研制了全系列核心路由器、智能控制器、可编程转发器等核心设备与系统,取得了一系列居国际先进乃至领先的成果,是我国从事信息网络研发的核心力量之一,相关成果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励7项。目前,团队在国际上首创多模态网络架构,已成为我国“十四五”重点专项以及面向2035年新型网络关键技术路线。

温馨提示:
投递简历时,标题请标注:高层次人才网+专业+学历+毕业院校,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高层次人才网官方微信公众(gccrcw)

职位审核中...

网站介绍|隐私声明|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新浪微博|驻外大使馆|高校就业办|会员登录|微信群|企业资质|硕博QQ交流群|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免责声明|
在线求职 投递简历 意见反馈

客户服务热线:

010-89684656

投递简历:gccrcw@163.com

意见建议、投诉邮箱:gccrcw@163.com

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求职平台---高层次人才网

微信公众号